2014年4月22日

探討 IOT 物聯網 - 01 演進

  猶記得2002年左右,我們一群同事,到CMU大學取經,學了一套叫做普及運算 (Pervasive Computing) 的架構回來。當時一個簡單的案例是室內定位,例如在一個大型辦公室園區,你的合作團隊成員在哪邊,設備儀器在哪邊,是不是有人在使用,其他各式各樣的資源的使用情況等,都可以隨時在自己的電腦一目了然。那時候有一次演講,我隨口說了一個牙刷的情境,早晨你起來要刷牙時,牙刷會講一個笑話給你聽,讓你刷得特別開心。後來又弄一個魔鏡的專利,約會前只要看著魔鏡,可以看到各式化妝手法後的臉孔和衣著。過幾個月後,我又提了一個計劃,叫做無所不在的影像,就是每個重要地點廣設無線攝影機,然後有個中央控制的機制,需用到的人可以去查詢,所以我們就可以隨時看到北海岸的風浪、看到東北角的日出、看到山上的櫻花、信義路的車陣、甚至太陽花現場的演講。

  那一段時間,很多的想法蜂擁而至,但並不受到太多關注,產業大部分都在為智慧型手機的大市場而做準備。離開那個工作前,我們實作了 Zigbee 完整通訊協定的程式碼,稱整個應用叫做無所不在的感測控制系統。

  這意思跟更早之前,剛開始個人電腦比較普遍的年代一樣,有人開始幻想電腦會統治世界,控制機器人來管理交通、生產、秩序等。有人幻想家裡冰箱、電視、洗衣機、門窗等,都可以透過電腦控制,自動服務它們的主人。直到 Internet 互聯網出現,大家又開始幻想一次;行動網路出現又再度幻想一次;然後雲端運算和社群網路普及後,繼續幻想;但這一次,可能是來真的了 !! 因為:


  •   網路基礎建設趨於完善
  •   Open Data 廣度增加
  •   半導體技術讓運算速度大增、功耗和晶片微小化
  •   微機電技術促使各類感測器普及,準確度也提升
  •   智慧型手機普及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